4月22日,生態環境部舉行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會議指出,黨中央、國務院對生態環境高度重視,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,強調要“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,
有效防范風險,讓老百姓吃得放心、住得安心”、要“打造美麗鄉村,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。”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》明確提出,
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,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,深入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,有效管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,
強化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治。
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蘇克敬在發布會指出,2022年是全面實施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重要之年,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。我們的總體考慮是,
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堅持“三個治污”總方針,堅決打好凈土保衛戰和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。具體可概括為:實施一個規劃、落實一個方案,傳承四條經驗,
抓好六項工作,部署四大工程。
一個規劃,就是《“十四五”土壤、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》。
一個方案,就是《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(2021-2025年)》。
規劃和方案是貫徹落實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》和《“十四五”生態環境保護規劃》的具體部署,是我們“十四五”工作的“路線圖”“施工圖”。
四條經驗,是“十三五”工作取得成效的系統總結,“十四五”將繼續堅持和發揚。一是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,切實貫徹為民服務宗旨。二是立足我國國情,
堅持預防為主、保護優先、風險管控的工作思路。三是堅持夯實基礎、補齊短板,集中力量優先解決“卡脖子”問題。四是注重開拓創新、試點先行、示范引領。
六項工作,是“十四五”要突出抓好的重點任務舉措。一是強化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源頭防治。二是深入實施耕地分類管理,切實保障糧食安全。三是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,
保障人居環境安全。四是加強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。五是深化農村環境整治,建設美麗鄉村。六是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監督指導,推動農業綠色發展。
四大工程,是實現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的重要支撐。一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頭預防工程,二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工程,三是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,
四是農村環境整治工程。具體實施中,我們還將同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、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,開展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、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
點示范,以點帶面,推動全國工作。
到2025年,全國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,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鞏固提升,農業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,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,
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,為確保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。
針對養殖業面源污染問題,蘇克敬表示,要促循環、防污染。重點是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。完善規劃標準、暢通還田渠道,推動畜禽規模養殖場建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
用計劃和臺賬,完善設施裝備。推動全國600多個畜牧大縣編制完成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,優化養殖布局,促進種養循環。以水質超標風險高、糞污產生量大、
土地承載力超負荷的地區為重點,加強環境監管和指導幫扶,嚴防畜禽養殖污染。到2025年,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%以上。同時,依法加大水產養殖環境監管執法力度,
規范工廠化養殖企業尾水排放監管,推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。
蘇克敬說,“十四五”期間,將聯合農業農村部門,以釘釘子精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,著力發揮好監督指導的職能,聚焦重點區域,督促指導各地加大防治力度。
版權申明:本站有部分文章或圖片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